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矿山生态护坡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矿山生态护坡工程的实施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in M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7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ASWI 002-2023《矿山生态护坡技术规范》相较于旧版标准,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其中,关于“植被选择与配置”的要求变化尤为显著,这直接影响了矿山生态修复的实际效果。
在新标准中,“植被选择与配置”部分增加了对本土植物优先选用的要求,并明确了不同区域应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的比例。例如,在干旱地区,建议增加耐旱性强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比例,而在湿润地区则可以适当提高乔木的种植密度。
以某大型露天矿为例,该矿区位于半干旱地带,原有植被稀疏且多为单一草本植物,容易受到风蚀影响。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在进行生态护坡设计时,技术人员首先对当地的土壤成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土壤富含沙粒且保水能力差。因此,在植被选择上,除了保留少量本地耐旱草种外,还引入了多种抗逆性强的灌木如柠条、沙棘等,并辅以少量适应性较强的乔木如白榆树作为背景林带。通过这样的组合方式,不仅增强了植被的整体覆盖度,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定期监测植被生长情况以及环境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养护措施。比如,在初期阶段可能需要增加灌溉频率来保证幼苗成活率;随着植被逐渐成熟,则可减少人为干预,让其自然演替。
总之,《矿山生态护坡技术规范》(TSASWI 002-2023)通过对植被选择与配置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有助于实现矿山生态恢复目标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