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视广播接收机在非标准广播信号条件下的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电视广播接收机的设计、生产和检验。
Title:Basic Parameter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elevision Broadcast Receivers under Non-standard Broadcasting Signal Condi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JT 10365-1993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技术规范,主要针对电视广播接收机在非标准广播信号条件下的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这项标准为制造商提供了明确的设计和生产指导,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产品质量保障。在非标准广播信号条件下,如信号干扰、弱信号覆盖等场景中,电视接收机的表现直接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因此,这项标准对于提升设备性能、优化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电视接收机常常面临各种复杂的信号环境。例如,在城市高楼林立的区域,信号反射和多径传播可能导致信号质量下降;而在偏远地区,则可能因信号覆盖不足而无法正常接收广播节目。这些非标准信号条件对电视接收机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包括信号接收灵敏度、抗干扰能力以及图像和声音的质量稳定性。
SJT 10365-1993标准对电视接收机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全面规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接收灵敏度是衡量接收机能否有效捕捉信号的重要指标。根据标准要求,接收机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最小输入信号强度应达到一定水平。例如,对于UHF频段的接收机,其灵敏度通常要求低于-100 dBm。这一指标直接关系到用户在弱信号环境中的收视体验。
抗干扰能力是接收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保持稳定工作的关键。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接收机对邻频干扰、互调干扰等常见干扰类型的抑制比要求。例如,对于邻频干扰,接收机的抑制比应不低于40 dB。通过严格的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抵御外界干扰,从而提供稳定的信号传输。
在非标准信号条件下,图像和音质的表现尤为关键。标准要求接收机在弱信号或干扰环境下仍能提供清晰的图像和高质量的声音。例如,图像的信噪比应不低于40 dB,而音频的失真率应控制在5%以内。这些指标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除了性能指标外,接收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也是标准关注的重点。标准要求接收机在长时间运行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具备一定的故障诊断和自我修复功能。例如,某些高端接收机配备了自动增益控制(AGC)功能,能够在信号波动时自动调整增益,确保信号输出的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SJT 10365-1993标准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某知名电视品牌在其产品线中推出了一款符合该标准的高清数字电视接收机。这款接收机采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够在低信号强度下实现高清晰度解码。在一次实地测试中,该接收机成功地在信号强度仅为-105 dBm的环境下播放出了清晰的图像和高质量的声音,远超标准要求的最低限值。此外,该设备还配备了强大的抗干扰模块,即使在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稳定运行。
SJT 10365-1993标准为电视广播接收机在非标准广播信号条件下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严格的技术要求,该标准不仅提升了设备的性能表现,还极大地改善了用户的收视体验。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符合甚至超越该标准的产品问世,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视听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