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电线束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用汽车电线束。
Title:Automotive Wire Harness
中国标准分类号:T47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汽车电线束作为连接车辆各电子电气部件的重要载体,在整车性能中占据关键地位。TZZB 3230-2023标准的发布对行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耐热性和阻燃性”要求的变化,进行深入解析。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电线束的耐热性和阻燃性仅提出了基本的要求,测试条件相对简单,主要通过灼热丝试验来评估材料性能。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高功率电器件的普及,对电线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版标准对此进行了全面升级:
1. 新增针焰试验:这是为了模拟更严苛的使用环境,比如电路短路时产生的高温小火焰。电线束需能承受针焰持续施加至少30秒而不燃烧或仅轻微炭化。
2. 提高温度等级:将电线束的工作温度从原有的85℃提升至105℃,以适应现代汽车复杂工况下的实际需求。
3. 改进试验方法:增加了垂直燃烧试验的时间记录,要求观察试样完全熄灭所需时间,并且明确规定了熄灭后不允许有熔融滴落物引燃脱脂棉。
这些变化意味着制造商需要选用更加高性能的绝缘材料,并优化产品设计以确保满足上述新增及强化的测试指标。例如,在选择导线时,应优先考虑那些经过特殊处理、具备优异耐温特性的材质;同时,在结构设计上也要充分考虑到散热问题,避免局部过热引发安全隐患。
通过这样的调整,TZZB 3230-2023标准不仅提升了汽车电线束产品的整体安全性,也为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企业应当密切关注并及时调整生产流程与检测手段,以符合最新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