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普通照明用集成式LED灯丝灯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额定电压为AC220V、频率50Hz,功率不大于40W的普通照明用集成式LED灯丝灯。
Title:Integrated LED Filament Lamps for General Ligh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L8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1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普通照明用集成式LED灯丝灯的新旧标准差异分析——以光效要求为例
在TZZB 3200-2023《普通照明用集成式LED灯丝灯》标准中,与旧版标准相比,光效要求的变化尤为显著。这一变化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能效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值得深入探讨其具体应用方法。
首先,在旧版标准中,对于LED灯丝灯的光效要求较为宽松,仅规定了最低限值,并未对不同色温下的光效做出区分。然而,在新版标准中,增加了对5000K及以上色温产品更高的光效要求。例如,对于标称功率为5W的产品,旧版标准可能只要求光效达到60lm/W,而新版标准则提高到了70lm/W。这种调整旨在推动企业研发更高效率的产品,以适应市场对节能型照明设备的需求。
那么,如何确保LED灯丝灯的实际光效满足新版标准的要求呢?以下几点是关键:
1. 选择高光效的LED芯片:LED芯片的性能直接影响整体光效。选用具有高光效特性的芯片是提升产品性能的基础。
2. 优化散热设计:良好的散热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因温度升高而导致的光效下降问题。合理布局散热片并采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至关重要。
3. 精确控制驱动电流:过大的驱动电流虽然能够提高亮度,但会显著降低光效。通过精准调节驱动电路中的电流参数,可以在保证足够亮度的同时维持较高的光效水平。
4. 改善光学结构:合理的光学设计有助于减少光线损失,从而提高实际测量得到的光效值。
综上所述,面对新版标准对光效提出的更高要求,生产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技术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产出符合甚至超出标准要求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