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纯石英砂灼烧失量的测定方法,包括试验条件、计算公式及结果表达。本文件适用于高纯石英砂产品的质量检测与评估。
Title:Determination of Burn-off of High Purity Quartz S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SJ 3228.3-1989 高纯石英砂灼烧失量的测定”主题的常见问题解答,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答: SJ 3228.3-1989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测定高纯石英砂在高温下因挥发性物质损失的质量百分比,即灼烧失量。该标准适用于评估高纯石英砂的纯度和质量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学玻璃及电子工业等领域。
答: 灼烧失量是指高纯石英砂在特定温度条件下加热后失去的质量占原样品质量的百分比。这些损失通常来源于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或吸附水等。
答: 测定灼烧失量所需的设备包括:
答: 实验步骤如下:
答: 温度和时间是影响灼烧失量测定结果的关键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测量不准确,而时间不足可能无法完全去除挥发性物质。根据SJ 3228.3-1989 标准,推荐的温度范围为950℃~1050℃,时间为30分钟,以确保测量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答: 灼烧失量可以作为高纯石英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它并不能全面反映石英砂的所有特性。其他指标如化学成分、粒度分布等也需要综合考虑。因此,灼烧失量仅是评估石英砂质量的一部分。
答: 如果测定结果超出标准限值,首先应检查实验过程是否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如果确认无误,则可能表明样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此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答: 常见误差来源包括:
答: 是的,实验应在无尘、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以减少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此外,实验人员应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高温设备。
答: 可通过以下方式验证实验方法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