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组合冲模中定位支承的技术要求、尺寸公差和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机械制造业中使用的组合冲模定位支承的设计与制造。
Title:Combination Punch Dies - Location Supports
中国标准分类号:J75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J 2996.5-1988 是中国机械工业部制定的一项关于组合冲模的技术标准,其核心内容聚焦于定位支承的设计与应用。定位支承作为冲模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模具的使用寿命。这项标准为冲模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确保了冲模在工业生产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定位支承的作用在于为工件提供精准的定位点,以保证冲压过程中的精确性。在实际生产中,定位支承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和摩擦力,因此其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以及安装方式都至关重要。SJ 2996.5-1988 标准不仅规范了这些技术细节,还强调了对定位支承的检测和维护要求。
根据 SJ 2996.5-1988 标准,定位支承的设计需满足以下几个关键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确保了定位支承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从而提高整个冲模系统的运行效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 SJ 2996.5-1988 标准的应用价值,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生产汽车门板时遇到了定位不准的问题,导致产品合格率仅为 75%。通过引入符合 SJ 2996.5-1988 标准的定位支承,企业对冲模进行了全面升级。
在改造过程中,技术人员采用了高强度的硬质合金材料制作定位支承,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调整了定位支承的平面度和垂直度。此外,还优化了定位支承的安装工艺,确保其牢固性和稳定性。经过改造后,冲压件的合格率提升至 98%,同时模具的使用寿命延长了一倍。
定位支承并非孤立存在的部件,它与冲模中的其他组件紧密相关。例如,导向装置需要与定位支承协同工作,以确保冲压过程的精确性。此外,冲床的压力机也需要与定位支承配合,以实现最佳的工作状态。
因此,在冲模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各个部件之间的关系,确保整体系统的协调运作。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定位支承的设计也在朝着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未来,定位支承可能会集成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其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故障预警和自动调整功能。此外,新材料的研发也将进一步提升定位支承的性能,使其更加耐用和环保。
总之,SJ 2996.5-1988 标准为组合冲模中的定位支承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其实施对于提高冲压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优化设计和改进工艺,定位支承将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