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中真菌菌株的评价要求、方法和程序。本文件适用于病原微生物真菌菌株作为国家标准株的评价与管理。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Fungal Strains of National Standard Strains of Pathogenic Microbial Strai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 真菌菌株评价规范》中关于菌株鉴定部分的新老版本差异。在旧版标准中,对真菌菌株的鉴定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形态学观察和简单的生化反应测试。
而在新版标准中,增加了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的要求。比如现在要求使用ITS序列分析来进行菌株鉴定。这项技术通过扩增并测序真菌内部转录间隔区DNA,可以更准确地确定菌株身份。
应用这一方法时,首先需要提取待鉴定菌株的基因组DNA,然后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ITS区域。扩增产物经过纯化后送至测序平台进行双向测序。获得序列后,将其与公共数据库中的参考序列比对,从而得出鉴定结果。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其高分辨率和准确性,尤其对于那些形态特征不明显或者存在变异的真菌种类,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鉴定依据。不过也需要注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污染,并且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这样才能确保鉴定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