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中频电路用声表面波滤波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中频电路用声表面波滤波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s for Intermediate Frequency Circuits in Color Television Broadcast Receiv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6
国际标准分类号:33.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J 2971-1988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电子设备用声表面波(SAW)滤波器的技术标准,其全称是《电子设备用声表面波滤波器 分规范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中频电路用声表面波滤波器》。这项标准详细规定了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中频电路所使用的声表面波滤波器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以及质量评定等内容。声表面波滤波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在信号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广播接收机等对信号纯净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中。
声表面波滤波器是一种基于压电效应工作的器件,它利用压电材料表面传播的弹性波来实现信号的滤波功能。当电信号通过压电材料时,会激发表面声波,这些声波经过特定的设计路径后再次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频率的选择性过滤。这种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性能稳定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雷达等领域。
在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中,声表面波滤波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中频电路的信噪比,确保图像质量和声音效果。例如,它能够有效抑制带外干扰信号,减少杂音,使用户获得更清晰的视听体验。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的中频电路通常工作在固定的频率范围内,如45.75 MHz或44.336 MHz。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声表面波滤波器需要具备高选择性和高增益的特点。具体而言,滤波器应能够在目标频率范围内提供足够的增益,同时对外部干扰频率进行有效衰减。
SJ 2971-1988标准对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各项性能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中心频率、带宽、插入损耗、回波损耗等。以下是几个关键指标的具体说明: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详细的测试方法,包括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幅频特性曲线、利用功率计检测插入损耗等。这些测试方法确保了滤波器的实际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以某知名家电品牌生产的彩色电视机为例,其中频电路采用了符合SJ 2971-1988标准的声表面波滤波器。在实际测试中,该滤波器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中心频率偏差仅为±0.3%,带宽误差控制在±8%以内,插入损耗仅为1.2 dB,回波损耗达到20 dB以上。这些参数均优于标准要求,使得电视机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的信号接收能力。
据统计,采用符合该标准的声表面波滤波器后,该品牌的电视机故障率降低了约15%,用户满意度显著提升。这充分证明了SJ 2971-1988标准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
SJ 2971-1988标准作为一项针对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中频电路用声表面波滤波器的技术规范,不仅明确了产品性能的具体要求,也为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未来声表面波滤波器可能会朝着更高集成度、更低功耗的方向发展,但其核心设计理念——即通过精密设计实现高效信号处理——将始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