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赤芍“蒙”字标农产品认证的要求,包括产地环境、种植技术、采收加工、产品质量、包装标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赤芍的生产、加工、销售及相关认证活动。
Title:Requirements for \"Meng\" Br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Certification - Chisha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in Inner Mongol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内蒙古赤芍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特色中药材之一,其品质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TNMSP MZB01.36-2023 “蒙”字标农产品认证要求》对内蒙古赤芍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本文以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关于“农药残留限量”的变化为例,进行深入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赤芍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较为笼统,仅列出了几种常见农药的最高残留限量。然而,在新版标准中,增加了更多种类的农药及其具体限量值,并且明确了检测方法和判定依据。例如,新增了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新型农药的监控,这些农药在传统检测中容易被忽视,但它们的使用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应用这一条文时,种植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选择农药时应优先考虑低毒、高效的品种,避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使用的高风险农药;其次,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施用,切勿超量使用;再次,在收获前需根据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合理安排用药时间,确保产品上市时农药残留符合规定标准。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记录每次用药情况,以便于监管部门核查。
通过严格执行新版标准中的农药残留控制措施,不仅可以提升内蒙古赤芍的产品质量,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