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的编号规则,包括编号原则、结构和方法等。本文件适用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及相关单位对菌(毒)种进行规范化管理。
Title:Rul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Numbering of Pathogenic Microbial Strains and Toxin Strains Preser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PMA 029-2023《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 编号规则》对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编号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其中编号规则的变化是其核心改进之一。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在编号体系上更加科学严谨,特别是在国际通用标识符的引入方面。
以“国际通用标识符”为例,这是TCPMA 029-2023新增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应用中,这一变化有助于提升菌(毒)种信息的全球可追溯性和共享性。例如,在保藏机构接收外来菌(毒)种时,需同时记录其原始编号和分配的新编号,并确保两者在数据库中关联。这样不仅便于科研人员查询,还能够有效避免因命名混乱导致的混淆。
此外,对于需要向国际组织提交资料的情况,按照新标准提供的完整编号序列可以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当某实验室将一株流感病毒送至WHO合作中心保藏时,除了提供本地编号外,还需包含基于TCPMA 029-2023生成的统一编号,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总之,通过引入国际通用标识符,TCPMA 029-2023显著增强了我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管理的国际化水平,为科学研究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