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料玉米新品种ZF2制种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存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饲料玉米ZF2品种的制种高产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ZF2 Feed Corn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饲料玉米新品种ZF2制种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解读
本文聚焦于TSHZSAQS 00240-2024与旧版标准在种子处理环节上的差异,并详细解析新版标准中关于种子处理的具体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种子处理的要求较为笼统,仅强调了种子消毒的重要性,但缺乏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部分得到了显著加强,明确了种子处理的具体流程和技术要点。
首先,新版标准要求采用温汤浸种的方法对ZF2品种的种子进行处理。具体操作如下:将种子置于55℃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期间需不断搅拌以确保种子均匀受热。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还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其次,种子晾干是不可忽视的一步。处理后的种子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自然晾干,避免阳光直射。晾干过程中要定期翻动种子,确保其干燥均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种子在后续播种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发芽能力。
此外,新版标准还特别指出,在种子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例如,温汤浸种时的水温必须精确控制在55℃±1℃范围内,过高的温度会损伤种子,过低则无法达到杀菌效果。同时,晾晒环境的湿度也应保持在适宜范围,过高会导致种子霉变,过低则可能使种子失水过多影响活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版标准在种子处理方面提供了更加科学、细致的操作指南。这些改进措施对于保障ZF2品种的制种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养殖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以获得最佳的种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