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舰载数字光接收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舰载数字光接收机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Title: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Shipborne Digital Optical Receiv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M65
国际标准分类号:33.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J 20727-1999 是中国军用标准中关于舰载数字光接收机的通用规范。这一标准为舰载数字光接收机的设计、生产、测试和验收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依据。舰载数字光接收机是现代舰艇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舰艇的信息传输效率和作战能力。该标准不仅涵盖了技术指标的要求,还涉及环境适应性、可靠性以及电磁兼容性等多个方面。
舰载数字光接收机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技术指标,以确保其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稳定运行。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灵敏度、动态范围、误码率等。其中,灵敏度是指接收机能够正确解调信号的最低光功率水平,而动态范围则定义了接收机可以正常工作的最大输入光功率与最小输入光功率之比。误码率是衡量接收机信号处理能力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关系到信息传输的准确性。
由于舰艇长期处于海洋环境中,舰载数字光接收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这包括耐高温、抗盐雾腐蚀、防潮防水等功能。SJ 20727-1999 标准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接收机的工作温度范围通常为-40℃至+70℃,并需通过盐雾试验以验证其抗腐蚀能力。
可靠性是舰载数字光接收机设计的核心考量之一。为了提高可靠性,标准中规定了多项措施,如采用冗余设计、定期自检功能等。此外,考虑到舰艇维修条件有限,接收机还需具备易维护的特点,以便快速更换故障部件。
电磁兼容性(EMC)是舰载数字光接收机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舰艇这样一个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接收机既要避免对外部设备造成干扰,又要抵抗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SJ 20727-1999 标准为此设定了严格的电磁兼容性测试项目,包括辐射发射、传导发射、抗扰度测试等。
以某型驱逐舰为例,其装备的舰载数字光接收机正是基于 SJ 20727-1999 标准开发的。该接收机成功应用于远程通信系统中,实现了舰艇间的数据交换。据统计,在一次为期三个月的海上演习中,该接收机始终保持零故障运行,充分证明了其卓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在某新型护卫舰上部署的舰载数字光接收机。该设备经过多次恶劣海况下的实战检验,表现出色,特别是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依然能够准确接收并处理信号,为舰艇指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SJ 20727-1999 舰载数字光接收机通用规范是中国军用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它从多个维度规范了舰载数字光接收机的设计与制造。通过严格的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要求以及可靠性保障措施,该标准确保了舰载数字光接收机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发挥关键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标准有望进一步完善,推动舰载通信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