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信息技术领域中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2)的物理和功能特性,包括设备连接、数据传输协议及命令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SCSI-2接口进行数据通信的计算机系统及相关外设的设计、开发与测试。
Title: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 2 (SCSI-2)
中国标准分类号:M74
国际标准分类号:35.1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J 20631-1997”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信息技术领域的标准,其全称是《信息技术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2》(SCSI-2)。SCS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存储设备的数据传输协议,而SCSI-2作为其第二代版本,于1997年被正式确立为国家标准。这项标准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以及测试方法,从而确保不同厂商生产的存储设备能够实现互操作性。
SCSI-2在当时的计算机行业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还极大地简化了硬件兼容性问题。通过这一标准,用户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各种品牌和型号的存储设备,而不必担心因接口不匹配而导致的问题。
SCSI-2相较于前一代产品,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显著改进:
这些技术特点使SCSI-2成为当时企业级服务器和工作站的理想选择。例如,在金融行业,银行的数据库服务器需要处理海量交易记录,SCSI-2提供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正好满足了这类应用场景的需求。
SCSI-2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从个人电脑到大型数据中心的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医疗影像存储:在医院中,CT扫描仪和MRI设备会产生大量的医学图像数据。这些数据通常会被存储到SCSI-2接口的硬盘阵列中,以便医生随时调阅。例如,某三甲医院部署了一套基于SCSI-2技术的存储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对数百万份病历资料的有效管理。
教育信息化建设:许多高校为了提升教学资源的共享水平,采用了SCSI-2技术构建校园网存储中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和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访问图书馆数据库、在线课程等重要信息。
尽管SCSI-2在过去几十年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它逐渐被更先进的接口技术所取代。例如,SATA(串行ATA)和SAS(串行连接SCSI)已经成为当前主流的存储接口方案。相比SCSI-2,这些新型接口不仅继承了其优点,还在功耗、成本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优化。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SCSI-2的历史贡献。正是由于它的出现,才推动了整个IT行业的进步。可以说,SCSI-2为后续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SJ 20631-1997《信息技术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2》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不仅反映了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展示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决心。虽然如今SCSI-2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它所代表的精神——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依然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