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产养殖环境中五氯酚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仪器条件及数据分析等步骤。本文件适用于水产养殖水体、沉积物和生物组织中五氯酚残留量的检测。
Title:Determination of Pentachlorophenol Residues in Aquaculture Environment -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NZ 234-2023与旧版标准差异解析——五氯酚残留量测定中样品前处理的关键改进》
在水产养殖环境监测领域,五氯酚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污染物,其残留量的准确测定至关重要。新版标准TZNZ 234-2023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样品前处理环节进行了显著优化,这一改进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首先,新标准引入了固相萃取技术作为关键步骤。相比旧版标准采用的传统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具有更高的回收率和更低的溶剂消耗。具体操作时,需先将水样通过0.45微米滤膜过滤以去除悬浮物,随后加入内标物质。接着,将水样调节至pH值为7左右,并通过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目标化合物。洗脱阶段选用甲醇-乙腈混合溶液,确保五氯酚完全被洗脱下来。整个过程不仅提升了样品净化效果,还有效减少了共存杂质对质谱检测的干扰。
其次,新标准对固相萃取柱的选择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旧版标准仅规定使用普通C18柱,但实际操作中发现部分复杂基质样本存在吸附现象。因此,TZNZ 234-2023推荐采用高容量、高选择性的新型反相硅胶固相萃取柱,这类柱子表面经过特殊改性处理,能够更好地保留目标物同时排除非目标组分。此外,新标准还增加了预活化处理步骤,即在使用前用甲醇-水混合液充分润洗柱子,进一步提高萃取效率。
最后,新标准特别强调了固相萃取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控制。例如,水样加载速度应控制在每毫升1-2分钟之间,过快会导致部分目标物未能充分吸附;洗脱液流速同样需要精确调控,通常设定为每分钟0.5-1毫升。这些看似简单的参数调整,实际上直接影响到最终检测数据的质量。
通过上述改进,TZNZ 234-2023显著提高了水产养殖环境中五氯酚残留量测定的灵敏度和重现性。这一系列变化提醒我们,在日常检测工作中,不仅要关注仪器设备的性能,更要注意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操作细节,它们往往决定了实验结果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