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航空航天
  • SJ 20139-1992 军用温差电致冷组件最大致冷功率的试验方法

    SJ 20139-1992 军用温差电致冷组件最大致冷功率的试验方法
    温差电致冷组件最大致冷功率试验方法军用
    17 浏览2025-06-07 更新pdf0.17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军用温差电致冷组件最大致冷功率的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条件、测量仪器和计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军用温差电致冷组件的性能测试与评估。
    Title:Test Method for Maximum Cooling Power of Military Thermoelectric Cooling Modu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M73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60

  • 封面预览

    SJ 20139-1992 军用温差电致冷组件最大致冷功率的试验方法
  • 拓展解读

    SJ 20139-1992 军用温差电致冷组件最大致冷功率的试验方法

    温差电致冷技术因其无运动部件、可靠性高以及适应恶劣环境的特点,在军用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确保温差电致冷组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标准 SJ 20139-1992 提供了关于最大致冷功率试验的具体方法。本文将围绕该标准,详细探讨试验的目的、原理及实施步骤。

    试验目的

    温差电致冷组件的最大致冷功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试验可以验证组件的实际致冷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为后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此外,试验还能检测组件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试验原理

    • 热电效应: 温差电致冷组件基于帕尔帖效应工作,即当电流通过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回路时,会在接触点产生热量吸收或释放。
    • 热平衡法: 通过测量组件在稳定状态下的温度差和电流值,计算出其最大致冷功率。

    试验步骤

    1. 准备阶段: 确保试验环境温度恒定,通常设定为室温(约25°C)。检查测试仪器的精度,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电流表。
    2. 连接组件: 将温差电致冷组件正确安装到试验台上,确保热端和冷端分别与散热器和冷却介质良好接触。
    3. 施加电流: 缓慢增加输入电流至额定值,并记录此时的温度差和电流值。
    4. 数据采集: 在稳定状态下,连续监测温度差和电流值至少10分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 计算结果: 根据公式 \\( P = I \\times V - Q_{\\text{热}} \\),其中 \\( P \\) 为最大致冷功率,\\( I \\) 和 \\( V \\) 分别为电流和电压,\\( Q_{\\text{热}} \\) 为热损耗,计算得出最大致冷功率。

    结论

    通过遵循 SJ 20139-1992 标准中的试验方法,可以有效评估温差电致冷组件的最大致冷功率。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保证产品质量,还为军用设备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更高效的测试手段,以提升试验效率和精确度。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SJ 20132-1992 军用电子设备机械装配技术要求

    SJ 20140-1992 军用温差电致冷组件失效率试验方法

    SJ 20141-1992 TES1-01212TT温差电致冷组件规范

    SJ 20142-1992 军用集成电路用微晶玻璃基片

    SJ 20145-1992 军用覆铂钼丝规范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