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模拟保密话音信号剩余可懂度的估价测试方法,包括测试条件、测试设备和评估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模拟保密通信系统中话音信号质量的评估与分析。
Title:Estimation Test Method for Residual Intelligibility of Analog Confidential Voice Sign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6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SJ 20041-1992 模拟保密话音信号剩余可懂度估价测试法”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SJ 20041-1992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评估模拟保密话音信号的剩余可懂度。剩余可懂度是指在信号受到干扰或失真后,听众仍能理解其内容的程度。这项标准为测试和评价保密通信系统的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保密通信中,信号可能因加密、噪声干扰或其他因素而发生失真。评估剩余可懂度能够帮助确定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根据 SJ 20041-1992 标准,测试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剩余可懂度通常采用五级评分法,具体如下:
剩余可懂度是衡量语音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较高的剩余可懂度意味着即使信号失真严重,听众仍然能够准确理解内容。因此,它直接影响通信系统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
不适用。SJ 20041-1992 主要针对模拟保密话音信号的测试,而数字通信系统通常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例如误码率(BER)或信号质量指标。
提高剩余可懂度的方法包括:
目前尚未发现 SJ 20041-1992 被正式废止或更新的信息。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建议结合最新的国际标准(如 ITU-T 的相关标准)进行综合评估。
为了验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不适用。SJ 20041-1992 专门针对保密通信场景设计,而非保密通信通常不需要考虑信号的保密性,因此不适用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