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总体框架、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及应用场景。本文件适用于教育领域中涉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设计、开发、应用与评估。
Title:Gener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 for Education - Part 1: General Framework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聚焦于TSAIAS 0013.1-2023《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第1部分:总体框架》中新旧版本在“数据伦理与隐私保护”条款上的差异,并深入探讨其实际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这一条款仅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如“确保数据来源合法合规”,但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而在新版标准中,该条款得到了显著强化,明确了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特别强调了匿名化处理技术的应用场景及评估标准。
例如,在数据采集阶段,新版标准要求所有涉及个人敏感信息的数据采集需获得明确授权,并记录完整的同意过程;在数据存储环节,则规定必须采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局认证的加密算法对静态数据进行保护;对于数据传输,标准指出应使用HTTPS协议并定期更换密钥以防止中间人攻击;而在数据使用方面,明确了任何第三方访问均需经过严格审核,并保留详细的访问日志用于审计。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要求的实际操作,我们可以参考某知名教育机构的成功案例。该机构在部署其AI教学平台时,首先建立了专门的数据治理团队,负责监督整个数据流程是否符合新版标准的要求。在数据采集阶段,他们开发了一套自动化工具来跟踪用户授权状态,一旦发现授权即将到期便自动提醒管理员更新;在数据存储上,他们采用了多层加密策略,包括数据库字段级加密和文件系统级加密双重保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除了使用HTTPS外,还实施了定期轮换传输密钥的机制;最后,在数据使用环节,他们构建了一个权限管理系统,不仅能够精细划分不同角色的访问权限,还能实时监控异常行为并触发警报。
通过上述措施,这家教育机构不仅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还增强了师生对其平台的信任度,从而促进了更广泛的应用场景落地。这表明新版标准中的“数据伦理与隐私保护”条款并非仅仅是理论上的约束,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论转化为实践中的有效防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