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聚乙烯和聚丙烯树脂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聚乙烯和聚丙烯树脂中微量元素的定量分析。
Title: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trace element contents in polyethylene and polypropylene resins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HT 1829-2020 是一项关于塑料行业中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树脂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这项标准为检测塑料材料中的微量元素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确保了产品质量与安全性。
ICP-OES 是一种利用高频感应线圈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来激发样品原子,从而通过测量其发射光谱强度来分析元素含量的技术。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检测范围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监测及材料科学等领域。
聚乙烯和聚丙烯是两种重要的热塑性塑料,广泛用于包装、建筑、汽车等行业。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引入一些微量杂质,例如金属离子(铁、锌、铜等),这些元素虽然含量极低,但可能对最终产品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某知名家电制造商曾因采购的一批聚丙烯原料中锌含量超标而遭遇产品召回危机。经过实验室检测发现,这批原料未按照 SHT 1829-2020 标准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导致最终成品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并引入 ICP-OES 技术进行全程监控后,该企业成功避免了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SHT 1829-2020 的发布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还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和技术支持。据统计,自该标准推行以来,我国塑料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出口贸易方面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以及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未来对于塑料中微量元素的研究将更加深入细致。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现有测试方法以提高准确度;另一方面还需探索如何有效去除有害元素,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总之,SHT 1829-2020 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塑料质量管理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