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二乙苯中烃类组分的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用二乙苯中烃类组分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hydrocarbon components in industrial diethylbenzene - 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工业用二乙苯(Diphenylethane)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合成树脂、橡胶和涂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确保其质量符合行业标准,SHT 1810-2017《工业用二乙苯烃类组分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应运而生。这一标准为工业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保障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基于物质在气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的技术。在SHT 1810-2017中,气相色谱法被用来分析工业用二乙苯中的烃类组分。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快速分析的特点,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样品中各种烃类组分的含量。
强效的分离能力是气相色谱法的核心优势之一。通过调整色谱柱的类型、温度以及载气流速等参数,可以实现对不同组分的有效分离。例如,在测定二乙苯时,通常会使用极性较强的毛细管柱,以提高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分离效果。
SHT 1810-2017对气相色谱法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包括样品制备、仪器校准、进样量控制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以下是标准中的一些关键点:
这些技术细节不仅保证了测试结果的精确性,也为实验室间的比对提供了统一的基础。
某大型化工企业曾采用SHT 1810-2017标准对其生产的工业用二乙苯进行质量检测。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某一生产批次的产品中异丙基苯(Cumene)含量超标。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技术人员确认了问题来源,并及时调整了生产工艺参数,最终使产品达到了合格标准。
类似的实际案例表明,SHT 1810-2017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帮助企业有效监控产品质量,降低生产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工业用二乙苯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未来,SHT 1810-2017可能会进一步完善,增加更多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例如,结合质谱联用技术(GC-MS),可以更全面地分析样品中的痕量杂质,从而提供更加详尽的信息。
此外,智能化和自动化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引入自动进样器和数据分析软件,可以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为误差,为企业节约成本。
SHT 1810-2017《工业用二乙苯烃类组分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为工业用二乙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通过深入理解其原理、掌握其操作要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优化改进,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化工产业的需求。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一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