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微库仑法测定工业芳烃中有机氯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工业芳烃中有机氯含量的测定,检测限为0.5 mg/kg。
Title: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chlorine in industrial aromatics - Microcoul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HT 1757-2006 是中国石化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用于指导工业芳烃中有机氯的测定方法。这项标准的发布,不仅规范了工业芳烃质量检测的技术流程,还为保障化工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微库仑法作为测定工业芳烃中有机氯含量的主要技术手段,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在现代化工分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微库仑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反应的分析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电解产生滴定剂,从而直接测定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在测定工业芳烃中有机氯时,样品被注入到电解池中,经过高温裂解后,有机氯转化为可溶于水的氯离子。随后,通过电解产生的银离子与氯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氯化银沉淀。这一过程会消耗电解电流,而电流的变化量与样品中有机氯的含量成正比,从而实现定量分析。
相比传统方法,微库仑法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它能够直接测量样品中的目标物质,无需复杂的前处理步骤,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其次,该方法的灵敏度极高,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有机氯,满足工业芳烃中痕量杂质的检测需求。此外,微库仑法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减少了人为误差,确保了结果的可靠性。
工业芳烃是化工行业中广泛使用的原料和中间体,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然而,这些芳烃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含有一定量的有机氯化合物。这些有机氯化合物可能来源于生产工艺中的副产物,也可能来自外部环境的残留物。有机氯的存在会对工业芳烃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验证微库仑法的实际效果,某大型石化企业对其生产的工业芳烃进行了检测。实验人员严格按照 SHT 1757-2006 标准操作,采用微库仑法对样品中的有机氯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样品中有机氯的浓度低于标准限值,表明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此外,另一家化工企业在使用微库仑法进行检测时发现,其原料芳烃中存在较高的有机氯含量。通过对生产工艺的优化和原材料的筛选,企业成功将有机氯含量降至安全范围内,避免了潜在的质量问题和环保风险。
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工业芳烃中有机氯的检测需求日益增加。微库仑法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分析技术,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随着仪器设备的不断改进,微库仑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将进一步提升,使其能够应对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检测任务。另一方面,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微库仑法有望实现在线监测和实时反馈,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总之,SHT 1757-2006 标准和微库仑法的结合,为工业芳烃中有机氯的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持。这项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环境安全,还推动了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