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对二甲苯为原料制得的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
Title:Industrial Grade 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 -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G1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HT 1612.1-2005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指标。以下是关于此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SHT 1612.1-2005规定了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该标准适用于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经氧化法生产的精对苯二甲酸,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聚酯薄膜和瓶用树脂等产品。
根据SHT 1612.1-2005标准,精对苯二甲酸的主要质量指标包括:
这些指标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下游应用。
要判断精对苯二甲酸是否符合该标准,需要按照标准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所有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则产品合格。
4-CBA(4-羧基苯甲醛)和PT酸(对苯二甲酸单体)是精对苯二甲酸中的杂质。它们的存在会影响产品的热稳定性、色泽和加工性能。例如,高含量的4-CBA会导致产品在高温下分解,影响下游聚酯纤维的品质。因此,控制这些杂质的含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根据SHT 1612.1-2005标准,精对苯二甲酸的包装和运输需遵循以下要求: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保护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不完全适用。SHT 1612.1-2005主要适用于由对二甲苯氧化法制得的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而不适用于其他制备方法(如生物法或催化加氢法)生产的PTA。此外,某些特殊用途的PTA可能需要更严格的标准。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产品不符合标准,应采取以下措施:
及时处理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并保障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