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中红外光谱法测定点燃式发动机燃料中苯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点燃式发动机燃料中苯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质量分数0.1%~5.0%。
Title:Determination of benzene content in spark-ignition engine fuels -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R24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关注日益增加,点燃式发动机燃料的质量控制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点燃式发动机燃料,如汽油,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能源来源。然而,其中含有的某些有害成分,例如苯,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准确测定燃料中的苯含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SHT 0797-2007是中国石油学会制定的一项标准,旨在规范点燃式发动机燃料中苯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标准采用中红外光谱法作为检测手段,为燃料质量的监控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方法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苯含量,还能有效避免传统化学分析方法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中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分子振动吸收特性的分析技术。当燃料样品被置于特定波长的红外光下时,苯分子会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辐射,从而导致光强度的变化。通过检测这种变化,可以定量分析燃料中苯的浓度。
此外,中红外光谱法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能够确保结果的一致性。这些优点使得该方法在燃料质量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验证SHT 0797-2007标准的有效性,某大型炼油企业对其生产的汽油产品进行了多次实验。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选取了100个不同批次的汽油样品,分别使用中红外光谱法和传统气相色谱法进行苯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测定值高度一致,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
此外,在另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对某地区加油站销售的汽油进行了长期监测。通过中红外光谱法检测发现,部分加油站的汽油中苯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这一发现促使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了对这些加油站的监管,有效减少了苯污染的风险。
苯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长期接触高浓度的苯会导致白血病等严重疾病。因此,控制燃料中的苯含量对于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根据SHT 0797-2007标准,点燃式发动机燃料中苯的含量不得超过一定限值(通常为1%体积分数)。
为了降低燃料中苯的含量,炼油企业需要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原料中的苯含量。例如,通过加氢脱硫工艺可以有效去除燃料中的芳烃类化合物,包括苯。同时,加强燃料储存和运输环节的管理,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也是保障燃料质量的重要措施。
尽管SHT 0797-2007标准已经为燃料中苯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但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测技术和标准体系。例如,开发更高精度的中红外光谱仪,提高检测速度和准确性;探索新的替代燃料,从根本上减少苯等有害物质的使用。
总之,SHT 0797-2007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燃料质量控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不断改进检测技术和管理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燃料将更加清洁、安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