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光谱法测定石油焦中硅、钒和铁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石油焦中硅、钒和铁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分别为硅0.01%~0.5%、钒0.01%~1.0%、铁0.02%~2.0%。
Title: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Vanadium and Iron Content in Petroleum Coke - SHT 0058-1991
中国标准分类号:CC 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石油焦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及能源领域。其品质直接影响到下游产品的性能与安全性。其中,硅(Si)、钒(V)和铁(Fe)是石油焦中常见的杂质元素,它们的含量不仅反映了石油焦的质量等级,还可能对后续加工工艺产生重要影响。为了科学评估这些元素的含量,中国制定了行业标准SHT 0058-1991《石油焦中硅、钒和铁含量测定法》。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展开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SHT 0058-1991标准规定了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石油焦中硅、钒和铁含量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石油焦产品,为相关生产企业、质检机构提供了统一的检测依据。石油焦中的硅、钒和铁主要来源于原油中的金属盐类和有机化合物,在炼制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这些杂质的存在会显著影响石油焦的导电性、热稳定性以及机械强度,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其含量。
从技术角度来看,SHT 0058-1991标准采用经典的化学滴定法和光谱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对于硅含量的测定,通常使用氢氟酸分解样品后,通过重量法分离出二氧化硅;而钒和铁则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定量分析。这种多手段联合的方法既保证了检测精度,又兼顾了操作的简便性。
硅、钒和铁作为石油焦中的关键杂质元素,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用途和价值。以下是这三种元素的主要危害:
因此,合理控制硅、钒和铁的含量是提升石油焦品质的重要环节。根据SHT 0058-1991标准,不同用途的石油焦对这三种元素的含量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用于冶金行业的石油焦通常要求硅含量低于0.5%,而用于炭素材料生产的石油焦则需满足更低的标准。
以某大型石化企业为例,其生产的石油焦主要用于制造石墨电极。根据SHT 0058-1991标准,该企业的质量控制部门定期对石油焦样品进行检测。以下是最近一次检测的数据对比表:
项目 | 标准限值 | 检测结果 |
---|---|---|
硅含量(%) | ≤0.4 | 0.32 |
钒含量(ppm) | ≤150 | 128 |
铁含量(ppm) | ≤200 | 176 |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该批次石油焦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表明其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然而,通过长期监测发现,随着原油来源的变化,某些批次的钒含量偶尔会接近上限。为此,企业采取了优化生产工艺、改进催化剂配方等措施,有效降低了钒含量,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SHT 0058-1991标准为石油焦中硅、钒和铁含量的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不仅可以保障石油焦产品的质量,还能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我们期待更多高效、精准的分析方法被引入到石油焦质量控制中,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