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牙周炎专病信息系统中数据元的设计、编码、管理和交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牙周炎专病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和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eriodontitis Specialty Information System - Data El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SIOT 318-2025 牙周炎专病信息系统技术规范》中数据元部分的一项重要改动,即“牙周探诊深度”这一数据元在新旧版本中的差异,并深入解读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TSIOT 318-2020)中,“牙周探诊深度”被定义为一种测量单位,采用毫米(mm)作为计量单位。然而,在新版标准中,该数据元不仅保留了原有的计量单位,还新增了对测量误差范围的要求。具体而言,新版标准要求每次测量的误差不得超过±0.2mm。这一变化旨在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一致性,从而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
那么,如何正确应用这一更新呢?首先,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专业牙科探针是关键。这些探针应经过校准,确保其读数稳定且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其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正确的探诊手法和角度,以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最后,记录数据时应当包括测量的具体数值以及使用的设备信息,以便后续复查或数据分析时能够追溯原始条件。
通过这样的改进,“牙周探诊深度”这一数据元的应用将更加科学严谨,有助于提升牙周炎诊断和治疗的效果,同时也为牙周炎专病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