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力企业移动微应用开发的技术要求、功能设计、性能指标、安全防护及测试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电力企业在移动微应用开发、实施及运维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管理规范。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bile Micro-application Development in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F17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ES 231-2023《电力企业移动微应用开发技术规范》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优化。其中,关于“移动微应用安全认证机制”的改进尤为显著。这一部分不仅强化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还引入了更严格的用户身份验证流程。
以“基于OAuth 2.0的安全认证机制”为例,新版标准明确规定所有移动微应用必须采用此协议来确保数据交互过程中的安全性。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1. 客户端注册:首先,开发者需要在授权服务器上为每个移动微应用完成注册。这一步骤包括提供必要的信息如应用名称、描述以及回调URL等。只有经过注册的应用才能合法地发起认证请求。
2. 授权请求:当用户启动某个功能时,如果该功能涉及敏感操作,则需触发授权请求。此时,客户端会将用户重定向至授权服务器,并附带相关参数如响应类型(通常为code)、客户端ID及重定向URI等。
3. 用户授权:用户到达授权页面后,确认同意授权给特定范围内的资源访问权限。授权成功后,授权服务器会生成一个授权码并将其发送回指定的重定向URI。
4. 获取访问令牌:客户端接收到授权码后,通过POST方式向授权服务器提交交换请求,携带授权码、客户端密钥等信息。授权服务器验证无误后返回访问令牌。
5. 资源访问:有了有效的访问令牌之后,客户端即可使用它向API网关提出资源访问请求。API网关会检查令牌的有效性,并根据许可范围决定是否允许访问。
6. 令牌刷新:为了保持长期的用户体验,避免频繁登录,可以利用刷新令牌定期更新访问令牌。但需要注意的是,刷新令牌也应妥善保管,防止泄露。
以上就是基于OAuth 2.0协议实现移动微应用安全认证的具体步骤。遵循这些步骤不仅能够有效保护用户的数据隐私,还能提升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