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兰州鲶增殖放流的苗种质量要求、放流地点选择、放流时间、放流方法及后期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兰州鲶的增殖放流活动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ock Enhancement and Release of Aquatic Organisms - Lanzhou Catfish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CT 9439-2020 是一项关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技术规范,特别针对兰州鲶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和恢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项标准的出台旨在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的方法,提高兰州鲶种群数量,恢复其自然栖息地的生态平衡。
兰州鲶(Silurus asotus)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及其支流。这种鱼类以其独特的生态习性和重要的经济价值而闻名。兰州鲶对水质要求较高,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设,兰州鲶的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物种,增殖放流成为一种有效的恢复手段。通过人工繁殖和放流,可以迅速增加种群数量,同时为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SCT 9439-2020 的制定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为兰州鲶的增殖放流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增殖放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技术要点。根据 SCT 9439-2020 的规定,增殖放流的主要步骤包括:
根据 SCT 9439-2020 的要求,增殖放流过程中需关注多项关键指标。这些指标不仅关系到放流的成功率,还直接影响到兰州鲶种群的长期生存。
近年来,甘肃省某水产研究所成功实施了一项兰州鲶增殖放流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该项目严格按照 SCT 9439-2020 的标准执行,共放流兰州鲶苗种5万尾。经过一年的跟踪监测,放流苗种的成活率达到70%以上,种群数量较放流前增加了近两倍。
该项目的成功经验表明,科学化的增殖放流不仅可以有效恢复兰州鲶种群,还能带动当地渔业经济发展。放流后的苗种逐渐形成稳定的种群结构,为黄河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
尽管兰州鲶的增殖放流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升苗种的抗逆性、如何扩大放流规模以覆盖更多水域等。未来,科研人员需继续深化研究,完善技术规范,推动兰州鲶保护事业的发展。
总之,SCT 9439-2020 为兰州鲶的增殖放流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通过不断优化增殖放流流程,加强监测与评估,我们有理由相信,兰州鲶这一珍稀物种将在未来的生态系统中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