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处理、操作步骤、结果分析和记录保存。本文件适用于水生动物中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快速检测。
Title:Detection method of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by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简称WSSV)是一种对虾类养殖业造成严重威胁的病原体。这种病毒最早于1992年在台湾地区被发现,随后迅速传播至全球范围内的淡水和海水养殖环境中。WSSV具有极高的致死率,感染后的虾类通常会在数天内死亡,导致养殖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控制WSSV的传播,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检测方法,其中SCT 7234-2020标准所提出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因其高效、快速和便捷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备受推崇。
SCT 7234-2020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制定的一项关于白斑综合征病毒检测的技术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WSSV的操作流程、试剂要求以及结果判定准则。与传统的PCR技术相比,LAMP技术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仅需一个恒温水浴锅即可完成扩增反应,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并提高了现场检测的可行性。此外,LAMP技术还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识别出目标病毒的存在。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核心在于设计针对目标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这些引物能够识别病毒基因组中的多个区域,从而实现高效的扩增反应。在恒温条件下,通过Bst DNA聚合酶的作用,LAMP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目标DNA片段指数级放大,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物。这一过程不仅操作简便,而且不需要复杂的温度循环程序,非常适合于基层实验室和野外作业。
近年来,LAMP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监测工作中。例如,在某沿海省份的对虾养殖场中,研究人员采用SCT 7234-2020标准中的LAMP方法对虾群进行了定期检测。结果显示,在一个为期三个月的监测周期内,共有20%的样本被检测为阳性,表明WSSV的存在。这一数据为养殖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例如加强水质管理、调整饲料配方以及隔离疑似感染个体。
此外,LAMP技术还被用于国际合作项目中。在东南亚某国的一个联合研究项目中,科研人员利用LAMP技术对多个地区的虾塘进行了大规模筛查。通过这项工作,他们成功识别出了多个潜在的病毒传播热点区域,并及时采取了防控措施,避免了更大规模的疫情爆发。
尽管LAMP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如何降低试剂的成本,使其更加普及化。此外,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先进的诊断工具,进一步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SCT 7234-2020标准中提出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为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方法。这项技术不仅有助于保护养殖业的利益,也为全球范围内的食品安全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