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浮式金属框架网箱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材料要求、结构设计、制造与装配、检验方法及验收规则。本文件适用于淡水和海水养殖用浮式金属框架网箱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Title: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Floating Metal Frame Net C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CT 4067-2017 是一项关于浮式金属框架网箱的通用技术标准,旨在规范此类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浮式金属框架网箱广泛应用于海洋养殖、水体净化以及水上设施搭建等领域。这项标准不仅为相关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还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浮式金属框架网箱通常由金属框架、网片和固定装置组成。金属框架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其材质多选用高强度不锈钢或铝合金,以确保耐腐蚀性和承载能力。网片则用于围护和分隔空间,材料通常为聚乙烯或尼龙,具有良好的抗拉伸性能和耐用性。固定装置负责将网箱稳定地固定在水面上,常见的固定方式包括锚固和缆绳连接。
SCT 4067-2017 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包括设计参数、材料选择、制造工艺、性能测试等。
设计参数是浮式金属框架网箱的基础,主要包括尺寸规格、承载能力、抗风浪能力等。例如,网箱的尺寸应根据养殖种类和水域条件合理确定,承载能力需超过实际负载的1.5倍,以确保安全运行。
材料选择是影响网箱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标准中明确规定,金属框架应采用不低于316L不锈钢或6061-T6铝合金,网片则需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增强型尼龙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还能有效抵抗海水侵蚀。
制造工艺直接影响网箱的质量和可靠性。标准要求所有焊接部位必须经过严格的无损检测,确保焊缝质量。此外,网片的编织工艺也需符合特定标准,以保证其强度和耐用性。
性能测试是对浮式金属框架网箱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环节。测试项目包括抗拉强度测试、耐腐蚀性测试、浮力测试等。通过这些测试,可以验证网箱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近年来,浮式金属框架网箱在海洋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例如,在中国福建沿海地区,某水产公司采用了符合 SCT 4067-2017 标准的浮式金属框架网箱,用于大规模养殖大黄鱼。该公司通过优化网箱设计,将单个网箱的养殖容量提升至500立方米,年产量达到10吨以上。
另一个典型案例来自挪威,一家渔业公司在深海区域部署了数百个浮式金属框架网箱,用于三文鱼养殖。这些网箱采用了先进的防腐涂层技术和自动化监控系统,显著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浮式金属框架网箱正朝着智能化和环保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网箱可能会集成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水质、温度和鱼类健康状况。此外,新材料的研发也将进一步提升网箱的性能,降低维护成本。
总之,SCT 4067-2017 标准为浮式金属框架网箱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严格的技术要求和科学的管理措施,这一领域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