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菱鲆亲鱼和苗种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亲鱼和苗种的生产、销售及检验。
Title:SCT 2048-2016 Turbot - Broodstock and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CT 2048-2016是中国水产养殖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主要用于规范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亲鱼和苗种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以及运输与管理。这项标准为大菱鲆的繁育和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提升大菱鲆产业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菱鲆是一种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其亲鱼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后代苗种的健康状况和生长性能。根据SCT 2048-2016的规定,亲鱼应选择体型匀称、无病害、性腺发育良好的个体。具体来说,亲鱼的体长应在35厘米以上,体重需达到500克以上,且雌雄比例应控制在1:1左右。
例如,在山东某大型海水养殖场,技术人员通过严格筛选亲鱼并优化养殖条件,成功提高了大菱鲆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使得苗种的存活率从原来的70%提升至90%以上。
苗种培育是大菱鲆养殖的关键环节之一。SCT 2048-2016标准对苗种的培育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包括水质管理、投喂策略和疾病防控等方面。
在江苏某水产科技公司,通过采用先进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和精准投喂技术,实现了大菱鲆苗种的高效培育。数据显示,该公司培育的苗种平均体长可达3厘米,成活率达到85%以上。
大菱鲆作为一种高档海水鱼类,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较高,因此养殖效益显著。然而,大菱鲆养殖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种质退化、环境污染和病害频发等问题。
总体而言,SCT 2048-2016标准为大菱鲆亲鱼和苗种的规范化养殖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大菱鲆养殖业有望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