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长江下游地区池塘食用鱼饲养的技术要求,包括池塘条件、放养模式、饲料投喂、水质管理及病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长江下游地区池塘食用鱼的规模化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ond Fish Culture in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Region, Chin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SCT 1016.5-1995 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长江下游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的主题常见问题解答。
SCT 1016.5-1995 是一项技术规范,主要针对长江下游地区的池塘养鱼技术进行标准化指导。其内容包括池塘的设计与建造、鱼类品种的选择、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以及养殖周期的规划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食用鱼的产量和质量。
根据规范,长江下游地区适合养殖的主要鱼类品种包括:
这些品种适应性强,对水质要求适中,且市场需求量大。
池塘设计需考虑以下要点:
建造时需注意土壤保水性,必要时可铺设防渗膜。
水质管理是池塘养鱼成功的核心之一,具体措施包括:
良好的水质可以减少病害发生并提高鱼类生长速度。
饲料投喂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的饲料管理有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益。
病害防控是池塘养鱼的重要环节,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是病害防控的基本原则。
养殖周期的规划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鱼类生长特性:
合理的养殖周期规划能够最大化利用资源并提高经济效益。
判断池塘养鱼是否成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
综合以上因素,才能全面评估养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