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华鳖池塘养殖的场地选择、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华鳖池塘养殖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ond Culture of Chinese Softshell Turtle (Pelodiscus sin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CT 1010-2008 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是指导中华鳖池塘养殖的重要标准,以下是针对该主题的常见问题解答。
Q1: 养殖池塘选址有哪些要求?
池塘选址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的地方。同时,池塘底部应平坦,淤泥厚度不宜超过20厘米,以利于中华鳖的活动和生长。
Q2: 池塘的水深应该如何控制?
池塘水深一般保持在1.5米左右,夏季高温时可适当加深至2米,以防止水温过高影响中华鳖的生存。同时,需定期监测水质,确保溶解氧含量不低于4毫克/升。
Q3: 放养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彻底清塘消毒,常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处理。同时,需投放适量的水草或人工浮床,为中华鳖提供遮阴和栖息场所。
Q4: 放养密度如何确定?
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面积和水质条件合理确定,一般每亩放养中华鳖苗种不超过1000只。过高的密度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中华鳖的健康生长。
Q5: 中华鳖的饲料种类有哪些?
中华鳖的主要饲料包括鱼虾、螺蛳、昆虫等动物性饲料,以及蔬菜、瓜果等植物性饲料。饲料应新鲜、适口,避免使用腐败变质的饲料。
Q6: 投喂频率和时间如何安排?
投喂频率一般为每天1-2次,夏季高温时可增加至3次。投喂时间宜选在上午9点或下午4点左右,此时水温适宜,中华鳖食欲旺盛。
Q7: 如何预防中华鳖疾病的发生?
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保持水质清洁;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及时清除病死个体,防止疾病传播。
Q8: 发现中华鳖生病后如何处理?
一旦发现中华鳖生病,应立即隔离病鳖,查明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浸泡、内服药物等,具体操作需遵循相关规范。
Q9: 中华鳖的最佳收获时间是什么时候?
中华鳖的收获时间通常为养殖周期结束后,一般为18-24个月。收获前需停食1-2天,以便清理肠道,提高肉质品质。
Q10: 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运输前需对中华鳖进行暂养,减少应激反应。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运输途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尽量缩短运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