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浆果类果品在流通环节中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质量要求、包装与标识、储运要求及验收规则。本文件适用于浆果类果品(如草莓、蓝莓、树莓等)在国内流通环节的质量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Circulation Specification for Berry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浆果类果品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欢迎。然而,由于其易腐性和对储存条件的高要求,浆果类果品在流通环节中面临诸多挑战。为了确保浆果类果品的质量与安全,中国制定了《SBT 11026-2013 浆果类果品流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从标准制定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浆果类果品的流通管理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传统的流通方式往往无法满足浆果类果品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严格要求,导致产品损耗率较高。此外,市场上存在部分不规范操作,如包装不当、运输过程中的温控失效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流通规范势在必行。
《SBT 11026-2013 浆果类果品流通规范》涵盖了从采摘到销售的全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SBT 11026-2013 浆果类果品流通规范》的出台不仅有助于提高浆果类果品的整体质量,还能够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以下是该规范实施带来的主要益处:
综上所述,《SBT 11026-2013 浆果类果品流通规范》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行业标准。它不仅解决了浆果类果品流通中的实际问题,也为其他农产品的流通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这一标准仍需不断优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