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生物型人工肝护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护理评估与监测、并发症处理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开展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医疗机构及相关护理人员。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ursing of Non-biological Artificial Liver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非生物型人工肝护理技术尤为重要。本文聚焦于《TGDNAS 039-2023非生物型人工肝护理技术》中的一条关键条文——“抗凝管理”进行深入解析。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抗凝剂的使用仅提出了笼统的要求,缺乏具体操作指导。而在新版标准中,对抗凝管理进行了细化,明确了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剂量范围为60-80 IU/kg/h,并强调了个体化调整的重要性。这一变化旨在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实际应用时,护士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体重、基础疾病、出血风险等因素来确定初始剂量。例如,对于体重较轻或存在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应选择剂量下限甚至更低;而对于体重超标且无明显出血倾向者,则可适当增加剂量至上限。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确保其保持在目标范围内,通常设定为正常值的1.5至2倍之间。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以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严格执行新版标准中的抗凝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体外循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升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