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片猪肉激光灼刻标识码的编码规则、技术要求、应用流程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片猪肉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中使用激光灼刻技术进行标识的相关企业及管理部门。
Title: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Laser Marking Identification Codes on Half-Carcass Pork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与SBT 10570-2010标准相关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按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
SBT 10570-2010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片猪肉激光灼刻标识码、印应用的技术规范。该标准旨在统一片猪肉产品的标识方式,确保信息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激光灼刻或印制标识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片猪肉产品的全程可追溯性。通过唯一的标识码,可以追踪产品的来源、生产日期、批次等重要信息,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标识码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激光灼刻是通过激光技术直接在片猪肉表面刻蚀标识码,具有永久性强、不易被篡改的特点;
印制标识码则是通过打印设备将标识码印在包装或标签上,成本较低但可能容易磨损或脱落。
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
为确保标识码的唯一性,企业需建立完善的编码管理体系,例如采用序列化编码、结合时间戳和随机数等方式生成标识码。同时,需定期检查标识码的重复率,避免出现冲突。
一旦发现标识码错误,应立即停止相关产品的流通,并采取以下措施:
目前,SBT 10570-2010属于推荐性国家标准,不是强制性要求。但在某些地区或特定市场中,可能有强制性要求,企业需根据实际情况遵守相关规定。
标识码不允许手动修改。任何修改行为都可能导致信息不一致,影响追溯系统的有效性。如需更改标识码,应按照正规流程重新生成并更新。
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标识码中的二维码或访问相关追溯平台查询产品信息,以验证标识码的真实性。企业也需定期检查标识码的准确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企业应采取以下步骤实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