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蛋类芯饼(蛋黄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小麦粉、鸡蛋或蛋制品为主要原料,添加糖、油脂等辅料,经配料、成型、烘烤、夹心或注心等工艺制成的蛋类芯饼(蛋黄派)类产品。
Title:SBT 10403-2006 Egg Yolk Pa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9-127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BT 10403-2006 是中国食品行业的一项标准,专门针对蛋类芯饼(即常见的蛋黄派)的生产和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规范。这项标准不仅涵盖了产品的原料、加工工艺、感官指标等基本内容,还对产品的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以及包装和储存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一款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休闲食品,蛋黄派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巨大,因此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蛋黄派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芯”——蛋黄酱。根据 SBT 10403-2006 标准,制作蛋黄酱的主要原料包括鸡蛋黄、白砂糖、植物油以及乳化剂等。这些原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蛋黄酱的口感和质地。例如,优质的鸡蛋黄能够提供浓郁的风味,而植物油则需要选择无异味、不易氧化的产品,以保证最终成品的新鲜度。
在加工工艺方面,蛋黄派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这些工艺细节在 SBT 10403-2006 中都有明确规定,以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达到统一的品质标准。
根据 SBT 10403-2006 的要求,蛋黄派的感官指标包括外观、气味、滋味和组织结构四个方面。例如,产品的外观应均匀一致,表面光滑无裂痕;气味需具有蛋黄派特有的香味,无异味;滋味则要求甜而不腻,入口即化;组织结构需柔软有弹性,切面整齐。
从营养角度来看,蛋黄派虽然美味,但其热量较高,主要来源于糖分和脂肪。因此,适量食用是关键。根据相关研究数据,一个普通大小的蛋黄派(约50克)含有的热量约为200千卡,其中脂肪含量约为7克,糖分约为20克。对于注重健康饮食的人群来说,建议搭配其他低热量食品一起食用。
食品安全是食品工业的核心关注点之一。SBT 10403-2006 对蛋黄派的微生物指标提出了严格要求,以防止因细菌污染而导致的食物中毒等问题。例如,标准规定蛋黄派中的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00 CFU/g,大肠杆菌群不得超过10 MPN/g。此外,对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则要求不得检出。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生产企业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休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蛋黄派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据统计,2022年中国蛋黄派市场的年销售额已突破百亿元人民币。然而,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创新产品以吸引消费者。
例如,某知名品牌推出了低糖版蛋黄派,主打健康理念,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另一些企业则尝试开发不同口味的蛋黄派,如抹茶味、巧克力味等,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此外,随着电商渠道的发展,蛋黄派的销售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线上购买成为新的增长点。
展望未来,蛋黄派行业将继续朝着更健康、更便捷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生产工艺,降低产品的热量和脂肪含量;另一方面,还需加强产品研发,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可以预见,在 SBT 10403-2006 等标准的指导下,蛋黄派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