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增材制造用于辅助结构性心脏病诊疗的个性化心血管模型的技术要求、设计流程、材料选择、制造工艺、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增材制造技术生产个性化心血管模型以辅助结构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Title: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Personalized Cardiovascular Models Used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CAMDI 109-2023与前版标准的重要差异之一——个性化心血管模型的设计验证流程,进行深入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个性化心血管模型的设计验证仅提出了较为笼统的要求,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了设计验证应包括以下关键步骤:首先,需基于患者的具体解剖数据建立初步模型,并通过医学影像分析确保其几何精度达到临床需求;其次,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引入多材料打印技术以模拟心脏组织的力学特性,这一要求显著提升了模型的真实性和功能性;最后,规定必须通过体外实验验证模型的性能指标,例如压力分布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确保其能够准确反映患者实际情况。
以某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案例为例,新版标准的应用过程如下:首先,利用高分辨率CT扫描获取患者心脏的三维图像数据,并借助专业软件完成模型重建,同时由心血管专科医生对模型的几何特征进行确认;接着,选择合适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及打印参数,实现心肌、瓣膜等不同部位的精确表征;最终,在实验室环境下开展血流动力学测试,将模型输出结果与实际病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其预测能力。
这种细化的设计验证流程不仅提高了个性化心血管模型的质量,也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体现了TCAMDI 109-2023在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结构性心脏病诊疗领域的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