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直柄立铣刀用夹头(尾柄莫氏3~5号)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标志包装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铣床加工中使用的直柄立铣刀夹头,尾柄采用莫氏3~5号锥柄的辅助工具。
Title:Specification for Arbor Holders with Morse Taper No. 3-5 for End Mills Used in Milling Mach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M42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J 997.9-1986是中国国家军用标准中关于铣床辅助工具的一项规范,主要涉及直柄立铣刀用夹头的设计和制造要求。这一标准适用于尾柄采用莫氏锥度3号至5号规格的夹头产品,其目的是确保铣床加工过程中的精度、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现代机械加工领域,铣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而夹头作为连接刀具与机床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标准不仅规定了夹头的基本尺寸和技术参数,还对材料选择、表面处理以及装配工艺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夹头的内孔直径需严格匹配立铣刀的外径,同时保证锥度配合紧密无松动。此外,为了提高使用寿命,夹头表面通常需要经过硬化处理以增强耐磨性。这些细节体现了QJ 997.9-1986标准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直柄立铣刀是一种常见的切削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平面、台阶及沟槽加工。然而,由于其结构简单、刚性较强的特点,在高速切削时容易产生振动,从而影响加工精度。因此,选择合适的夹头至关重要。QJ 997.9-1986标准特别强调了夹头与立铣刀之间的最佳配合方式。
莫氏锥度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标准锥度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机床附件之间相互连接的场合。对于QJ 997.9-1986而言,莫氏3号至5号锥度的选择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型号铣床的实际需求。具体来说:
值得注意的是,莫氏锥度的优点在于无需借助螺栓即可实现快速装卸,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与此同时,也要求制造商严格按照标准控制锥度公差范围,避免因配合不良导致的故障问题。
某军工企业曾面临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其新型战斗机零部件加工过程中频繁出现立铣刀断裂现象。经过深入调查发现,问题根源在于使用的夹头不符合QJ 997.9-1986标准,尤其是锥度精度不足导致切削力分布不均。随后,该企业按照标准重新采购了一批符合要求的夹头,并对原有设备进行了改造升级。结果表明,更换后的夹头显著降低了刀具损耗率,同时将加工合格率从原来的85%提升至98%,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维修成本并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另一个典型案例来自一家汽车制造厂。该厂引进了一套先进的五轴联动铣床生产线,但由于初期未遵循QJ 997.9-1986标准选购配套夹头,导致部分关键零部件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后来,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他们严格按照标准选配了相应规格的夹头后,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后续大批量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未来铣床辅助工具的设计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环保化。一方面,可以通过集成传感器监测夹头的工作状态,实时反馈给控制系统以便调整参数;另一方面,则应优先选用可回收利用的环保材料,减少资源浪费。尽管如此,QJ 997.9-1986作为我国军工领域的权威标准,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发挥指导作用,成为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