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截短莫氏锥柄立铣刀用夹头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包装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尾锥为莫氏3~5号,内锥为莫氏3~4号的铣床辅助工具夹头。
Title:Auxiliary Tool Spindle for Shortened Morse Taper Milling Cutters Used in Milling Machines (Morse Taper 3-5 Tail Cone, Morse Taper 3-4 Internal Cone)
中国标准分类号:J13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机械加工领域,铣床作为重要的金属切削设备,其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到生产质量与成本。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工况需求,各种辅助工具应运而生,其中QJ 997.7-1986标准所规范的“铣床辅助工具 截短莫氏锥柄立铣刀用夹头”便是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设计的一种重要工具。
QJ 997.7-1986是中国国家机械工业部于1986年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主要用于规范截短莫氏锥柄立铣刀用夹头的设计、制造及检验要求。这类夹头的主要功能是将立铣刀固定在铣床上,同时允许对刀具长度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的加工深度需求。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夹头适用的莫氏锥度范围(尾锥为莫氏3号至5号,内锥为莫氏3号至4号),确保其与机床和刀具的良好兼容性。
这种夹头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它通过内外锥面的紧密配合实现对刀具的牢固夹持,同时利用螺纹调整机构来控制刀具伸出长度。相比传统固定式刀杆,这种夹头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这些特点使其成为现代精密加工中的理想选择。
这种夹头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以及模具加工等行业。例如,在某知名汽车制造商的生产线中,为了应对复杂曲面零件的大批量加工任务,技术人员选用了符合QJ 997.7-1986标准的夹头配合高性能立铣刀。通过精确调节刀具长度,他们成功实现了切削深度的动态优化,不仅提升了加工效率,还将废品率降低了约15%。这一改进直接为企业节省了数百万人民币的成本。
根据QJ 997.7-1986标准,此类夹头的具体技术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这些严格的参数要求确保了夹头能够在极端工作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铣床辅助工具将朝着智能化方向迈进。例如,新型夹头可能会集成传感器模块,实时监测刀具状态并反馈给数控系统;或者采用轻量化材料,进一步减轻重量以提升操作便捷性。可以预见,QJ 997.7-1986标准虽然已有几十年历史,但其核心理念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不断探索与创新。
综上所述,QJ 997.7-1986标准下的截短莫氏锥柄立铣刀用夹头不仅是机械加工领域的基础工具之一,更是连接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重要桥梁。它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