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锥柄角度锪钻(ψ=60°、90°、120°)的技术要求、尺寸及公差。本文件适用于航空工业及其他相关领域使用的锥柄角度锪钻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aper Shank Angular Counterbore (ψ=60°, 90°, 120°)
中国标准分类号:J53
国际标准分类号:2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锪钻是一种用于加工孔口平面的工具,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和工业生产中。QJ 397-1978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锥柄角度锪钻(ψ=60°、90°、120°)的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本文将从标准背景、技术特点及实际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锪钻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统一设计和生产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互换性,QJ 397-1978 标准应运而生。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锪钻的角度选择、锥柄规格以及加工精度要求,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的精密加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根据 QJ 397-1978 的规定,锪钻主要分为三种角度类型:ψ=60°、ψ=90° 和 ψ=120°。每种角度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其技术特点如下:
此外,锥柄设计采用标准锥度(如莫氏锥度),便于快速更换和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锪钻在实际应用中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精密零件的孔口加工对锪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通过选用合适的锥柄角度锪钻,可以有效减少加工误差,提高装配精度。
通过严格遵循 QJ 397-1978 标准,企业不仅能够保证产品质量,还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QJ 397-1978 锥柄角度锪钻(ψ=60°、90°、120°)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为精密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未来,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标准化工具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