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铰刀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标志包装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航空航天及其他相关领域使用的铰刀产品。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eam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J23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J 389-1989 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标准,用于规范铰刀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QJ 389-1989 主要规定了铰刀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的技术要求。具体内容包括铰刀的几何尺寸、表面粗糙度、材料选择、热处理要求以及检验方法等。
根据 QJ 389-1989 的规定,铰刀的几何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包括直径公差、长度公差、锥度角度等。这些尺寸偏差直接影响铰刀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
铰刀的工作表面粗糙度通常要求达到 Ra0.4μm 或更高。表面粗糙度影响铰刀切削性能和工件表面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根据 QJ 389-1989,铰刀材料应根据被加工材料的硬度和加工要求来选择。常用的材料包括高速钢(HSS)和硬质合金(WC-Co)。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铰刀的耐磨性和耐用性。
热处理是提高铰刀硬度和耐磨性的关键步骤。QJ 389-1989 要求铰刀经过适当的淬火和回火处理,以达到规定的硬度范围(通常是 HRC45~62),从而保证其在高强度切削中的稳定性。
铰刀的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不是。QJ 389-1989 主要适用于航空工业中的专用铰刀,对于普通机械加工中使用的通用铰刀可能不完全适用。具体应用时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为了延长铰刀的使用寿命并保证加工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目前 QJ 389-1989 仍然是有效的国家标准之一,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有更新的标准出台。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查阅最新版本的相关文件。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