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护指绷带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无纺布、弹性材料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护指绷带,用于手指保护或固定。
Title:Finger Protective Band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2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SM 0035-2023《护指绷带》标准中关于“材料安全性要求”的变化解析
TZSM 0035-2023《护指绷带》是专门针对护指绷带产品制定的技术规范,其中关于材料安全性要求的部分进行了重要的修订。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在材料选择和测试方法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以更好地保障使用者的安全。本文将聚焦于这一变化,对其具体内容及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材料安全性要求的变化概述
在旧版标准中,对护指绷带所用材料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应避免使用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材料,并未具体规定如何评估材料的安全性。而在新版标准中,新增了对材料化学成分和潜在有害物质的限制条款,并引入了更科学的检测手段。
新增内容详解
1. 限制有害物质
新版标准明确规定,护指绷带不得含有超过限定值的重金属(如铅、镉)、邻苯二甲酸酯等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通过皮肤接触或呼吸进入人体,长期积累会对健康造成威胁。例如,邻苯二甲酸酯常用于提高材料柔韧性,但过量使用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因此被列为限制对象。
2. 检测方法
为确保上述要求得到落实,新版标准推荐采用国际通用的ISO 17025认证实验室认可的方法进行检测。具体包括:
- 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检测重金属含量。
-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邻苯二甲酸酯残留量。
这些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材料的真实状况,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应用方法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要满足新版标准中的材料安全性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供应链管理
在选择原材料供应商时,需核查其是否具备相关资质,确保提供的材料符合规定的限值要求。同时,建立完善的追溯机制,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快速定位原因。
2. 生产过程控制
在生产工艺中加入必要的监控环节,比如定期抽检半成品和成品,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此外,可以考虑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
3. 第三方检测
建议企业委托具有权威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出具正式报告作为质量保证依据。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能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
总结
TZSM 0035-2023《护指绷带》标准中关于材料安全性要求的更新,体现了对消费者健康的高度关注。通过对有害物质的严格管控以及科学检测手段的应用,新版标准为行业设定了更高的门槛。企业应积极适应这一变化,在产品研发和生产环节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