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轨道交通巡检用无人机自动机巢选址的基本原则、环境要求、技术要求和实施流程。本文件适用于轨道交通领域中无人机自动机巢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Title:Selection Criteria for Automatic Nests of UAVs Used in Rail Transit Insp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TZSM 0034-2023 轨道交通巡检用无人机自动机巢选址规范》中的一项重要变化。这项变化主要体现在对“电磁环境影响评估”的要求上。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2018年版本)中,对于电磁环境的影响评估仅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即需要考虑周围电磁环境对无人机通信的影响,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评判标准。这使得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电磁环境影响评估的具体流程:首先,需要收集拟建机巢周边500米范围内的已知电磁源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高压输电线、变电站、无线通信基站等;其次,利用专业软件模拟这些电磁源可能产生的干扰场强分布图,并与无人机工作频段的允许干扰限值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采取屏蔽措施或者调整机巢位置。
这种细化后的规定大大提高了选址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例如,在某地铁线路沿线设置无人机自动机巢时,通过电磁环境影响评估发现,若按照原计划建设,将导致无人机信号受到相邻基站的强烈干扰。于是项目组依据新标准的要求,重新优化了机巢的位置,最终确保了无人机巡检任务的安全可靠完成。
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管理精细化需求,也反映了轨道交通行业对无人机应用安全性的高度重视。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共同推动轨道交通智能化运维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