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超小型(A15.5×8.4)密封温度继电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超小型(A15.5×8.4)密封温度继电器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Ultra-miniature (A15.5×8.4) Sealed Temperature Relay
中国标准分类号:V62
国际标准分类号:49.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J 3056-1998是中国国家军用标准中关于超小型密封温度继电器的技术规范。这种继电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设备以及军工领域,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检测和控制温度来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本规范详细规定了继电器的设计、制造、测试和验收要求,确保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密封温度继电器是一种基于热敏元件的温度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电阻值的变化来触发开关动作。当温度达到预设值时,继电器内部的触点会自动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对电路的保护或控制。这种继电器因其小巧的体积和高精度的温度控制能力,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密封温度继电器被用于监测发动机舱内的温度变化,以防止过热导致的设备损坏。例如,某型号的卫星通信设备采用了QJ 3056-1998标准的密封温度继电器,成功实现了对核心部件的温度监控,避免了因高温导致的系统故障。
QJ 3056-1998规范对密封温度继电器的技术指标进行了严格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为了保证继电器的质量,制造过程需要遵循严格的工艺流程。首先,选用高质量的热敏材料和精密加工设备,确保继电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其次,进行多道质量检测程序,包括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测试和耐久性试验等。
例如,某军工企业严格按照QJ 3056-1998标准生产了一批密封温度继电器,经过多次高温循环测试后,所有产品均达到了预期的技术指标,无一出现失效现象。这一成果充分体现了规范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的价值。
在某次航天任务中,科研团队选择了一款符合QJ 3056-1998标准的密封温度继电器作为关键组件。这款继电器成功监测并控制了火箭发动机舱内的温度波动,确保了整个发射过程的安全顺利。据事后统计,该任务的成功率高达99.8%,其中继电器的贡献功不可没。
此外,在某电子设备的生产线上,使用了大量QJ 3056-1998标准的继电器。这些继电器不仅帮助设备实现了精确的温度控制,还显著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QJ 3056-1998超小型密封温度继电器详细规范为中国军用电子设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通过对其技术要求、制造工艺和实际应用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规范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为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类继电器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