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航天产品代号的编制原则、结构形式和具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航天器及其分系统、部组件、单机产品的代号编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esignation of Space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V51
国际标准分类号:49.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QJ 2983-1997《航天产品代号的编制规定》的核心原则下,通过深入分析标准的应用场景和核心业务环节,可以找到一些灵活执行的空间,以提升效率、优化流程并降低实施成本。
将代号规则分解为多个模块(如项目编号、分系统标识、时间戳等),允许不同模块独立调整或扩展,从而适应未来新增的产品类型。
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责划分代号生成权限,例如研发部门负责初始编码,生产部门补充批次信息,从而减少重复工作。
引入动态时间戳机制,仅在需要区分生产批次时启用时间戳字段,避免不必要的冗余信息。
建立通用代码复用库,将已有的产品代号分类存储,便于快速调用,减少重复设计。
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允许使用简化的拼音或英文缩写代替复杂汉字,提高国际协作效率。
开发自动校验工具,实时检测代号生成过程中是否符合标准规范,减少人工检查的时间和错误率。
对代号设置优先级字段,用于区分紧急任务和常规任务,便于资源调度和优先处理。
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协议,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无缝对接,降低跨平台操作的成本。
增加代号的历史版本记录功能,方便后续审计和问题追溯,同时减少因版本冲突导致的修改成本。
允许用户在特定情况下申请个性化扩展字段,但需经过审批,确保灵活性与规范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