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航天情报系统中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原则、结构设计、数据组织与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航天领域内情报系统的文献数据库建设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Building Guidelines for Aerospace Intelligence System Literature Datab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V4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J 2729-1995《航天情报系统文献数据库建库指南》是中国航天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航天情报系统的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这项标准为航天领域的信息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提升航天情报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该标准主要涵盖了航天情报系统中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操作流程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它明确了数据库建设的目标是实现航天情报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同时强调了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性。此外,标准还对数据库的结构设计、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功能等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指标。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确保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还能有效避免因信息孤岛现象导致的数据冗余和重复劳动。例如,在航天工程项目的研发过程中,通过遵循这一标准,可以确保不同部门之间共享的信息准确无误,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涉及多个关键环节。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方面:
以某大型航天企业为例,其在实施QJ 2729-1995标准后,显著提升了内部信息交流效率。该公司原本存在多个独立运行的信息系统,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大量宝贵的知识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通过引入统一的文献数据库平台,并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各项任务,不仅实现了跨部门资源共享,还大幅缩短了项目周期。
据统计,在推行新体系后的第一年内,该企业的科研成果发表数量同比增长了约30%,并且由于减少了重复性工作,每年节约成本超过百万元人民币。这一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QJ 2729-1995标准在促进组织协同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航天情报系统文献数据库也将面临更多挑战与机遇。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数据库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如何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性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除了继续完善现有标准外,还需要积极探索新技术手段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总之,《航天情报系统文献数据库建库指南》作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过去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未来也将持续发挥引领作用。我们相信,在全体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航天情报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