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航天电子电气产品波峰焊接的工艺技术要求、工艺参数控制、设备要求及质量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航天领域中采用波峰焊接工艺生产的电子电气产品的制造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Wave Soldering of Aerospace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J 2600A-1999 是我国航天领域关于波峰焊接工艺的重要标准,涉及电子电气产品的焊接质量控制。以下是针对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QJ 2600A-1999 标准适用于航天电子电气产品的波峰焊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印制电路板(PCB)和其他电子组件的焊接。该标准旨在规范焊接过程中的材料选择、设备参数设置、操作流程及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要求。
波峰焊接是一种将焊料通过高温熔化后形成波浪状流动,从而实现元器件与 PCB 板连接的焊接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焊料的流动性,结合助焊剂的作用,使焊点牢固可靠。
助焊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金属表面氧化物并降低表面张力,提高焊料的润湿性。根据 QJ 2600A-1999,助焊剂的选择应符合环保要求,且不得含有卤素成分。
桥接是指相邻焊点之间被焊料连接的现象,可能导致短路。为了避免桥接,应严格控制焊料用量、波峰高度和焊接时间,并在设计阶段优化 PCB 布局。
气泡缺陷通常是由于助焊剂挥发不充分或焊料温度过低导致的。为避免此问题,需确保助焊剂充分活化,并将预热温度控制在 100°C 至 150°C 范围内。
对于不合格的焊点,应先分析原因(如温度过高、焊料不足等),然后进行返修。返修时需使用专用工具,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
虽然 QJ 2600A-1999 主要面向航天领域,但其部分要求也可应用于其他高可靠性电子产品的波峰焊接工艺。不过,具体应用时需根据产品特性调整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