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卫星在设计阶段进行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以提高卫星的固有可靠性和任务成功率。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卫星及其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工作。
Title:Satellite Reliability Design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V41
国际标准分类号:49.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QJ 2172-1991 卫星可靠性设计指南”的核心原则下,通过深入分析卫星可靠性设计的关键环节,可以找到一些灵活执行、优化流程和降低成本的空间。
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卫星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模块。这样不仅可以简化测试流程,还能降低单个模块故障对整体系统的影响。
在冗余设计中,可根据任务需求调整冗余数量。例如,在非关键任务中减少冗余部件,从而节省成本。
实施分级测试策略,对于低风险组件采用简化的测试流程,而对高风险组件则加强测试力度。
利用软件仿真技术代替部分硬件测试,特别是在模拟复杂环境时,能够显著降低测试成本。
将卫星系统的交付过程分为多个阶段,逐步完成并验证各子系统功能,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多资源。
选择多家供应商提供相同或类似产品,以增强供应链的灵活性,并在竞争中获得更优惠的价格。
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试验条件,如温度、振动等参数,避免过度测试导致资源浪费。
建立和完善可靠性知识库,积累过往项目的经验教训,为新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提供参考。
引入远程监控与维护技术,实时跟踪卫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减少地面干预的频率。
根据项目进展动态调整团队规模,高峰期增加人手,低谷期减少开支,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