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线电缆端接用手动模压式压接工具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电线电缆端接用手动模压式压接工具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Title: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anual Modular Crimping Tools for Wire and Cable Termin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K28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J 2081-1991是中国航天行业的一项国家标准,全称是《电线电缆端接用手动模压式压接工具通用技术条件》。这一标准主要规范了用于电线电缆端接的手动模压式压接工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这类工具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系统以及通信设备等领域,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气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QJ 2081-1991对压接工具的设计、制造和测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工具的结构设计需确保操作简便且安全,同时具备足够的强度以应对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其次,压接工具需要满足特定的电气性能指标,例如接触电阻和抗拉强度等。此外,标准还规定了工具的使用寿命和维护要求,以保障长期使用的稳定性。
压接工具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关键因素。首先,工具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通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或特殊工程塑料,以保证工具在高负荷下的耐用性。其次,模具的设计直接影响压接效果。模具需要精确匹配电线电缆的规格,以确保压接后的连接牢固可靠。此外,工具的人体工学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良好的握持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操作人员的疲劳。
为了验证压接工具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必须进行一系列严格的性能测试。这些测试包括但不限于接触电阻测量、抗拉强度测试和耐久性测试。接触电阻测试旨在评估压接后连接点的导电性能,通常要求电阻值低于某一限定值。抗拉强度测试则用于检测连接点在受到外力时的稳固程度。耐久性测试则是通过模拟长时间使用场景来评估工具的使用寿命。
以某航天企业为例,其在研发新型卫星时采用了符合QJ 2081-1991标准的压接工具。该工具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成功完成了数千次压接操作而未出现故障。通过严格的测试,该工具的接触电阻始终低于标准规定的上限值,抗拉强度测试也显示连接点在极端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这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还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QJ 2081-1991标准为电线电缆端接用手动模压式压接工具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确保了工具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对材料、设计、测试等多方面的严格把控,该标准有效提升了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压接工具的设计和制造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进一步推动航天、电力及通信等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