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火花数控线切割加工的通用工艺要求、工艺参数选择、加工准备、操作规程及质量检验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技术进行金属零件加工的企业和单位。
Title: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EDM Wire Cutting CNC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H21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J 2048-1991 是中国航天工业部门制定的一项关于电火花数控线切割加工的通用工艺规范。这项标准的出台旨在统一和规范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火花放电原理对金属材料进行精密加工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模具制造以及精密机械等领域。
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电极丝与工件之间的脉冲放电,使工件表面发生熔化或气化,从而实现材料的去除。这种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QJ 2048-1991 标准详细规定了电火花数控线切割加工的工艺流程、设备要求、操作规程等内容,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QJ 2048-1991 标准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从原材料准备到成品检验的完整工艺流程。例如,在加工前需要对工件进行严格的尺寸检查和表面处理,以确保加工质量。同时,对电极丝的选择、张力控制以及冷却液的使用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了保证加工精度,标准对设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机床的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以及主轴转速等参数。此外,还强调了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求定期检查和校准设备,以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操作规程是 QJ 2048-1991 的核心部分之一。它详细描述了操作人员在加工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包括开机前的准备工作、加工过程中的监控以及加工完成后的清理工作。这些规程不仅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还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
某航天企业曾使用 QJ 2048-1991 标准来加工一批用于卫星天线的精密部件。这批部件的形状复杂,精度要求极高。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中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包括对工件进行预热处理、选择合适的电极丝以及精确控制放电参数。最终,所有部件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合格率达到 99.5%。
另一个案例是一家模具制造公司,他们利用 QJ 2048-1991 标准来加工汽车覆盖件模具。由于模具的形状复杂且精度要求高,该公司采用了先进的数控线切割设备,并严格按照标准中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结果表明,模具的加工精度完全符合客户要求,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未来的趋势可能包括更高的加工速度、更复杂的加工形状以及更低的能耗。此外,智能化和自动化将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例如,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进一步提升加工质量和效率。
总之,QJ 2048-1991 电火花数控线切割通用工艺规范为我国航天工业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