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数据治理服务单位能力评估的总体要求、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数据治理服务单位进行自身能力评估,以及需方对数据治理服务单位能力的评价与选择。
Title:Data Governance - Part 4: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Data Governance Service Organizations' Capabil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GDIIA 006.04-2023 数据治理 第4部分:数据治理服务单位能力评估规范》中新增的重要条文“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能力”为例,深入解析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虽然提到了数据生命周期的概念,但并未形成系统化的评估要求。而在新版标准中,“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能力”被单独列为一项关键评估内容,具体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共享、归档和销毁等七个环节的能力要求。这一变化体现了数据治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转变。
以数据采集环节为例,新版标准要求评估单位需具备以下能力:首先,应建立数据采集需求分析机制,确保采集的数据符合业务目标;其次,要制定数据采集标准,涵盖数据格式、字段定义等内容,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最后,需要部署数据采集工具,并对采集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异常情况。这些要求明确了数据采集工作的具体步骤和操作细节,有助于提升数据质量。
对于数据存储环节,评估重点在于存储环境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单位应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安全,同时定期备份数据以防丢失。此外,还需建立数据访问权限管理制度,限制非授权人员接触敏感数据。
数据处理环节则强调数据清洗、转换等操作的规范性。单位需开发或选用合适的数据处理工具,按照既定流程执行各项任务,确保处理后的数据满足后续使用需求。
数据传输环节关注的是数据在不同系统间传递时的安全性。单位应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等防护措施,防止数据泄露或篡改。同时,要记录每次传输的日志信息,便于追溯和审计。
数据共享环节要求单位根据数据敏感程度设定共享范围,确保只向有合法需求的主体提供相应级别的数据。此外,还应建立数据共享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数据归档环节注重长期保存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单位需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并定期检查数据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数据销毁环节则是整个生命周期的最后一环。单位应制定详细的销毁计划,包括销毁方式、时间表等,并确保所有数据彻底清除,无法恢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版标准中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能力”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数据管理范畴,还增加了许多新的要求,旨在帮助企业构建更加全面、科学的数据管理体系。企业若想顺利通过相关评估,就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的各项规定落实每一项工作,从而实现数据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增值。